当前位置:加拿大淨土寺普賢禪院 > 般若法海
历代药师如来造像精品欣赏
作者:manager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57

历代药师如来造像精品欣赏

轉自:旃檀精舍 


DSC_7182 2.jpg


药师三圣与十二药叉大将图


药师如来,又作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等,乃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之所以取琉璃为名,是用琉璃之光明透彻来譬喻国土清净无染。药师如来的形象通常为一面二臂,身着三衣,右手施愿印持持药诃子,左手脱药钵,钵内贮满能治众生因果上一切诸病之妙甘露,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金刚跏趺姿安住于莲花月轮宝座上。



奈良药师寺青铜药师佛坐像



药师寺位于奈良市西京町,是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为奈良七大寺之一,始建于日本天武九年(680)。本尊是药师三尊(日本国宝)。这三尊佛像造于唐代,具有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是研究唐代造像艺术的宝贵资料,也是世界上现存极少的最为庄严如法的精美佛像之一。药师如来像,虽经过数次火灾,颜色漆黑,但它是药师寺的象征,闻名天下。



DSC_7182 2.jpg


法隆寺金堂 8世纪 青铜药师佛坐像



药师如来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合称为“横三世佛”。他与西方阿弥陀佛同被视为解决众生生死问题之两大并行法门。药师如来法门除同样鼓励命终往生净土外,也十分着重蒙药师如来愿力加被以求现生即得利益安乐,增福延寿,消灾免难,以免修行多所障碍。



DSC_7182 2.jpg

铜造药师琉璃光如来坐像

奈良时代 8世纪

铜造

像高37.3cm

现存奈良国立博物馆



此像为磨光肉髻,面相丰圆,慈悲庄严。双耳垂肩,双目细长微闭。秀鼻小嘴,略含笑意。着通肩式袈裟,双跏趺坐于平台之上。衣衫轻柔贴体,自然流畅,铺满法座前后。左手持药钵(药钵已失),右手结无畏印(右手指曾损坏,现在看到的是后修补的木制品)。胖嘟嘟的脸颊,弯目微吊,略带笑意的安详神态,使人印象深刻。



DSC_7182 2.jpg

莫高窟302窟南壁东侧 隋代 红袈裟药师佛说法图

药师佛身着大红袈裟立于莲花上,左手托钵于胸前,身旁长幡为五色续命神幡,佛像左胁侍日光菩萨。上部飞天乘云飞翔,姿态生动,披巾腰带当风飘拂,动感强烈。此图是敦煌壁画中最早的一幅药师佛说法图,可惜左侧为清代穿洞凿毁。



DSC_7182 2.jpg

莫305西壁北侧  隋代 莲花座药师佛说法图

药师佛结跏趺坐莲花座说法,身着大红袈裟,左手托钵胸前,红色钵已与袈裟的红色融为一体,不易分辨。华盖上悬长幡。侍立两侧的四身菩萨,头部微倾,上身斜欹,腰肢轻摆,姿态妩媚婀娜。



DSC_7182 2.jpg

七世纪 唐代线刻石雕药师佛坐像

尺寸:50.8×85.72 cm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块唐初七世纪四方形线刻石雕,为释迦牟尼佛传记浮雕图。此面线刻有药师琉璃光佛及四大菩萨像,其余几面均线刻有释迦牟尼佛传记场景图。


DSC_7182 2.jpg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药师七佛图

此画作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唐代药师七佛图》,画面是七位表情不同,衣饰不同,姿势不同的药师。



DSC_7182 2.jpg

敦煌 莫高窟322窟 东壁药师说法图



药师佛右手持锡杖,左手托药钵。佛著通肩袈裟,衣纹密集。两侧的菩萨头戴日月宝冠,上身半裸,长裙紧贴身体。这是一幅典型的唐代药师佛造像。左右胁侍菩萨为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菩萨,只是此时的二菩萨宝冠上还没有标志符号,通常以佛陀左手边为上首,即日光菩萨。



DSC_7182 2.jpg

莫高窟5南壁中央 初唐 药师佛

药师佛立于莲花台上,身着田相纹袈裟,左手托绞胎药钵,右手结印说法。足下莲台生出蔓状莲茎,茎端莲蕾含苞,莲花盛开,花中胡跪供养菩萨。构图新颖别致,描绘精细,是唐代药师佛造型的佳作。



DSC_7182 2.jpg

莫205南壁 盛唐 药师、观音、地藏三尊

药师佛居中,左手托药钵,右手持九环锡杖;左侧是持净瓶、杨枝的观音菩萨,右侧是地藏菩萨。如此构成的药师三尊像,敦煌壁画中仅此一例。



DSC_7182 2.jpg

榆林窟25窟东壁北侧  中唐 药师佛

药师佛侧身立于莲花上,身披田相纹袈裟,左手托绞胎药钵,钵内盛满药丸,右手握持锡杖靠于肩上,神情庄静,法相慈和。



DSC_7182 2.jpg

莫高窟310窟 西壁龛外北侧 沙州回鹘 药师佛

药师佛形体高大匀称,脸长而丰满,眉清目秀,左手托药钵于腹前,右手执八环锡杖斜靠肩上,脚踏大莲花。造型具有明显的沙州回鹘时期的艺术特征。



DSC_7182 2.jpg

莫363窟 西夏壁画 药师佛

此幅西夏药师佛像,身材颀长健硕,面相方中见圆,左手持锡杖,右手托钵,足踏祥云。上有一供养天人。虽色彩年久脱落变色,但仍可见造型十分出色,对于我们学习佛像画法是一个难得的优秀样本。



DSC_7182 2.jpg

新疆阿艾石窟壁画药师佛像




DSC_7182 2.jpg


药师净土变相图


时代:晚唐


出土地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



敦煌艺术中用壁画或绢画来表现佛经内容的绘画,叫“变相”。此图是《药师经》变相图。与西方净土阿弥陀相应的是药师如来的东方净土,药师信仰曾在敦煌地区极为流行。本图可能是存世敦煌绢画中最大的一幅,在构图方面可与敦煌石窟壁画中最复杂的净土图相媲美。是敦煌绘画中十分罕见的超大型绢画,是当之无愧的敦煌国宝。



DSC_7182 2.jpg

敦煌藏经洞绢画药师如来像

彩绘绢本 规格:84 x 49.1 cm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这幅敦煌绢画比较独特,表现的是药师佛前来接引亡者往生净土的场景;此画融合了阿弥陀佛、地藏王菩萨接引众生为主题的多种元素,主尊药师佛手持锡杖,托药钵,双足各踏一朵莲花,二侧各有一佛弟子相随,前来接引众生。



DSC_7182 2.jpg


敦煌藏经洞绢画药师曼荼罗


五代后唐天成四年



画面上部中央画药师佛,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左手托药钵,右手持锡杖。左右胁侍者分别是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及两弟子。佛前有供案,案左右跪有持花菩萨和持宝华菩萨,两菩萨均双手托盘,盘中置花。画面下部中央为长篇发愿文,文尾有年号。左右角分别是像主的父母像。此图于二十世纪初出自莫高窟藏经洞。


DSC_7182 2.jpg

高野山金刚峰寺藏南宋药师如来画像

此幅佛像从金刚峰寺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药师如来,但并不像常见的药师佛像手执药壶。从佛像腹前结定印的姿态看,更像是释迦佛或阿弥陀佛的画像。


此幅画像的造像非常有特色,整体构图呈稳定的金字塔形,佛跏趺坐的两腿分的异常开阔,使整个身体外轮廓接近等边三角形。而坐下盛放的莲花更加强了这一效果。


佛的面部如圆中带方的满月形状,相比之下,五官则显得略为细小,这是宋代人物造形的特点。佛的唇边有髭须,这是根据《观佛三昧海经》中的描述所绘,是如法的造像。


DSC_7182 2.jpg

广胜寺壁画药师佛会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壁画大约绘制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从广胜下寺前殿的山墙上剥下来的。因为壁画是被分割成若干小块再装箱运来美国,博物馆首先对支离破碎的壁画进行缀合。此壁画共由23块组成,虽拼的不完整,但壁画的原貌已能显现。主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安住画面中央位置,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侍立左右,十二药叉神将及护法天王等环绕周围。以下将与您分享23块局部壁画细节。



DSC_7182 2.jpg

青铜药师琉璃光如来立像

统一新罗王朝 八世纪末

青铜铸造镀金

像高:16.51cm

美国洛杉矶县博物馆收藏



这尊镀金青铜铸造的药师佛造像系朝鲜统一新罗时期,八世纪末的作品。药师佛法相庄严,乌发肉髻,双耳垂肩,身披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胸前结印,左手略弯捧药器(药器已失)。长衫略感厚重,刻有U形衣纹,自然垂下,赤足立于平台之上。


DSC_7182 2.jpg


栢栗寺青铜药师如来立像


青铜药师如来立像


统一新罗时期


高179厘米


小金刚山栢栗寺出土


国立庆州博物馆藏品



栢栗寺“青铜如来立像”是少见大型的金铜佛像,据《三国遗事》记载,统一新罗景德王时(755年)曾铸造重达三十万六千七百斤重的芬皇寺药师如来像,可见当时铸造大型金铜佛像的风气。此像与佛国寺的“金铜毗卢舍那佛坐像”、“金铜阿弥陀如来坐像”并称为统一新罗三大金铜佛像。三尊佛像的制作年代,与石窟庵本尊塑造的时期相近,除了手印以外,脸型、表情、衣饰等都非常相似。本佛像原应有镀金,现已剥落,头部螺发密布,脸形方正,长耳垂下,弯月柳眉直达鼻根,表情磊落雄伟,是神态庄严的大直身相。佛身比例匀称,挺腹倾身,衣纹流畅简化,下垂曳地,刻画出健硕身躯的量感,双手现残缺不全,可能是左手持药瓶,右手持施无畏印的药师如来,堪称是金铜佛像中优秀的作品。



DSC_7182 2.jpg

木雕彩绘药师如来坐像

八世纪  彩绘木雕  镶嵌玉眼

日本新药师寺供奉



新药师寺是天平19年(747年),金堂本尊供奉药师如来,是光明皇后为了祈求佛祖让圣武天皇从病体中尽早恢复发愿而建。


新药师寺在朝廷迁都平安京后就被废弃而逐渐荒芜,后又遭遇大火,奇迹的是,金堂躲过无数劫难,保存至今,金堂内供奉的本尊药师如来和十二神像均是奈良时代的佛教美术作品。



DSC_7182 2.jpg

药师如来坐像

木制

像高49.7cm

平安时代 9世纪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此尊木雕药师如来坐像,从其造型特征看应为平安初期的造像。佛像的脸型呈扁圆形,额头和肉髻高耸,而下颌很窄,显得比例不是很协调。眼睑微隆,眼珠大且眼部线条锐利细长,双眉细长高挑呈弯月形,鼻梁高挺且鼻翼和嘴唇宽阔,两耳厚实。这种面部特征使人感到与犍陀罗造像有着微妙的关联。



DSC_7182 2.jpg

镰仓时代日本古国若狭国

木雕药师佛像

像高 79.7cm

福井县小浜市国分曹洞宗国分寺收藏


这尊来自镰仓时代日本古国——若狭国的木雕药师佛像非常庄严,螺旋发髻清晰整齐,大耳垂肩,神态慈悲安详,细眉长目,秀鼻小嘴,面容圆润,法相高贵。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脐前以禅定印捧药器。身着佛衣,袒胸露右臂。佛衣流畅,轻柔贴体,做工精美,它充满着木雕独特的清洁质感,各部位显示出快刀手艺,特别是那丰盈的体态正好表现了镰仓时代的特色。这尊药师佛像也是若狭国第一完好丰满庄严的佛像。那完全没有虚饰的线条画的眉眼以及清晰排列的螺旋发髻,轻柔贴体的佛衣,一切都是那么简洁、流畅、明快,充分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DSC_7182 2.jpg

1310年 镰仓时代末期药师三圣像

  院派大佛师  院保制作

重要文化财  日本扁柏 寄木造  镶嵌玉眼

主尊药师如来像高70cm  二侧胁侍立像高110cm

日本山形县寒河江市慈恩寺药师堂供奉



这是一组日本山形县寒河江市慈恩寺药师堂供奉的药师如来三尊木雕像;主尊药师如来安住中央,面庞圆润、神态安详、法相端庄。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药钵,金刚跏趺座安住于须弥山莲座之上。药师如来右侧(画面左侧)侍立的是月光菩萨,画面右侧侍立的是日光菩萨。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合称为“药师三尊”,又称“东方三圣”。


DSC_7182 2.jpg

镰仓时代药师如来与十二神将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画面是以手持药罐安住须弥法座的药师如来为中心,二侧侍立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十二药师神将分列二侧。药师十二神将又名十二神王、十二神将、十二药叉大将。为药师佛之眷属,即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夜叉神将,每一神将各拥有七千药叉,计为八万四千护法神。依佛典所载,这十二神将在昼夜十二个时辰,及四季十二个月份裏,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 


DSC_7182 2.jpg


印度帕拉时期  十世纪石雕药师如来坐像


像高:43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个十世纪的建筑浮雕,是帕拉时期佛教纪念碑的一个假窗檐口饰。是由一带角的怪兽衔叼一串珍珠形成石雕的边缘轮廓。在石雕中央位置,主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双手结禅定印,持药钵,全跏趺坐安住于莲座之上。


DSC_7182 2.jpg

朝鲜王朝十六世纪药师十二神将图

绢本著色

尺寸:123 x 127.5 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幅深受中国明代绘画影响的朝鲜王朝宫廷绘画作品;十六世纪朝鲜王朝时期,受中宗继妃文定王后好佛政策的影响,当时出现了许多佛画作品,这幅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是以手持药罐的药师如来为中心,二侧侍立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十二药师神将分列二侧。药师十二神将又名十二神王、十二神将、十二药叉大将。为药师佛之眷属,即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夜叉神将,每一神将各拥有七千药叉,计为八万四千护法神。


DSC_7182 2.jpg


张大千 临摹敦煌药师佛像壁画稿


现藏四川博物院



《药师佛像》画中药师佛庄严雍容,神情肃穆,透露出一种威严。药师佛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画中的药师佛面相慈善,仪态端庄,发呈蓝色,肉髻高耸,双耳垂肩,身披袈裟,右手托钵,左手下垂结与愿印,双足立于七宝莲台上。

药师佛头上覆有宝盖,这是由古代帝王出行时遮阳的伞盖演化而来,作为佛的庄严具,寓意“佛行即行,佛住即住”。此幅佛像虽然尚未完成,但已端严毕备。张大千对敦煌壁画中佛菩萨形象细微的观察,刻苦的临习,达到形神一致之境。

《药师佛像》是敦煌壁画比较完美的艺术形象。因脸部未上色,可以窥见佛像勾勒的用线用墨技巧,并非用同一个重度的黑墨在画线,而是虚实相映。上眼睑有一条特别细的线,上眼睑和眉毛用稍粗的线,下眼睑用极淡的墨,慈悲而镇静的眼神,透露出一种大气自若的淡定。



主辦單位:加拿大淨土寺|地址: 44 George Street, Markham, Ontario ,L3P 2R7| 電話: 905-472-7207